新书推荐

每个人的战争

书中亦有大量细腻的个人回忆和患者案例,以及作者身为精神科医生为其他癌症患者提供心理关怀的经历。作者也愿以故事和情感为患者及家属点燃信心,提供慰藉和陪伴。

内容简介

31岁的医生在一次实验中发现自己长了脑瘤,从此开启了18年的抗癌之战。

作者先是系统介绍了癌细胞和人体免疫的消长机制,指出虽然并非人人都会患癌,人人都有癌细胞;生存曲线统计图令人生畏,但谁都可以争取站到长尾一边。防癌抗癌,是每个人的战争。

作者进而综合大量科研成果与自己多年的抗癌经验,指出在常规医疗之外,我们仍可以从饮食、锻炼、情绪、环境等多个维度改善生活方式和观念,增进人际联结,在抗癌之战中获取更多主动权。书中阐述的一些自然防御方法,可用作防癌指南和常规治疗的补充;作者对当时新兴的靶向药、CAR-T等疗法的见解,也颇具预见性。

书中亦有大量细腻的个人回忆和患者案例,以及作者身为精神科医生为其他癌症患者提供心理关怀的经历。作者也愿以故事和情感为患者及家属点燃信心,提供慰藉和陪伴。

每个人的战争

每个人的战争

作者简介

著者:

大卫·塞尔旺-施莱伯(DavidServan-Schreiber,1961—2011),精神病学医学博士及认知神经科学博士。生前曾为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精神科临床教授,并为该校整合医疗中心的联合创始人。2002年获宾夕法尼亚州精神病学会主席奖。“无国界医生”在美国分支机构的创始人之一。31岁时,自认“身体非常健康”的他意外检测出脑肿瘤,自此开始了自己的抗癌战役,并继续充实而富有意义地生活了18年。

译者:

张俊,郴州市环保局职工,业余翻译。

相关图书

也不知道谁更疯
借着二十多桩遭遇,作者从内行视角呈现了精神医学行业,更隐隐勾勒出自己三十多年的人生。
漫游在雨中池塘
小说创作是否遵循一套法则?故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作者预先设定的吗?那些让我们深陷其中、无法自拔的元素,究竟是技巧还是情感?
鬼人幻灯抄一
巫女守元治收养了无家可归的兄妹二人——甚太与铃音
最后一个死去的女孩
“有时候,我觉得生活就是一长串的意外。”
火边的艾丽丝
在峡湾边的老房子里,一位老妇人西格涅躺在长凳上,眼前浮现出自己二十多年前时年轻的样子:她站在窗边,望着水面,等待丈夫艾斯勒归来。
应避忌之狼 2
距少女遇袭的凶案已经过去三个月了,作仓雏子来到上次事件的生还者来生律子身边,在托付给她一个装有毒药的小瓶子后便失踪了。